《幸福终点站》上映于2004年,由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影片《幸福终点站》讲述的是维克多为完成父亲的遗愿来到美国,却因为祖国突发政变导致他的签证失效而滞留在美国肯尼迪国际机场后发生的事。令人惋惜的是在今年的11月12日影片的原型梅赫兰·卡里米·纳塞里在法国戴高乐机场去世,享年76岁。
一个因丢失了证件沦为「无国籍者」,在戴高乐机场整整生活了 18 年。该片首映日就收获了 1800 多万美元的票房,全球票房达 2.19 亿美元。时隔多年,它依旧是全球诸多影迷心中的经典,豆瓣评分高达 8.8。
对很多人来讲,这部电影是梦幻,浪漫的。但真实故事远比电影残酷。故事原型既没有遇见空姐的青睐,人生也没有重回正轨,直到他去世的前几周,又住回了熟悉的戴高乐机场。可能机场对他而言,就是——《幸福终点站》
然而等他刚下飞机,就被机场高层管理人员弗兰克请到了办公室。原来在他坐飞机的途中,国家发生了政变,所以,飞机一落地,他就成为了一个没有国籍的人。
弗兰克告诉他:” 你的国家有了新的领导层,你的护照和签证都不能用了,你不能进入美国,你不享有庇护权、难民身份权、旅游签证等权利。”这也意味着他无法进入美国的领土,同时也无法返回,只能滞留原地。
在这一刻,他突然之间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就这样,他等各种证件,手续,这一等就是整整 9 个月。在这 9 个月里面,他把机场当成了家,穿着睡衣在机场走来走去,用机场的洗手间洗漱。
在候机室用几把椅子拼接一下就是 ” 豪华大床 “,可以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觉。更是挑灯夜读,学习英文,为的就是能与人沟通交流。他已经完全学会因地制宜,在机场照料自己的生活,甚至还找了一份建筑工地工作。在这里,他与人为乐,和机场的众多工作人员打成一片,成为好朋友,不仅撮合了一段姻缘,还邂逅了一段浪漫。
但其实,现实生活中,他的原型纳瑟里并没有如此幸运,他也不是因为国家发生政变而没有了国籍。而是因为抗议伊朗国王而被监禁,驱逐,没收了护照。所以才开始了长达 18 年的机场流亡生涯。
与电影中的主人公一样,他每天的生活很简单,早上 5 点半起床,去公共浴室洗脸刮胡子。因为去晚了,那里会挤满乘客,不太隐私。
而且他还会每天都把自己的行李收拾好,不影响机场秩序。然后每天便是看书读报,写日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后来他还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自传,《泰晤士报》评价此书 ” 令人担忧的遭遇也感叹他的才华横溢 “。
何处是他的家?但现实却给这部电影画了完美的句号。他最终还是回家了,就在今年 9 月中旬开始,他的生命结束前,他就再次回到了戴高乐机场。对于别人这可能是短暂中转地的机场,但这却早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辈子,他还没到电影院看过一次《幸福终点站》。
但这位剧中人,如今人生已到站。死在自己的《幸福终点站》,永远活在自己的高光时刻,对他而言,未尝不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