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平时都喜欢看一些科幻悬疑题材的电影,这类电影也是很烧脑的,小编也很喜欢这类题材的电影,欧美地区科幻悬疑类别的题材还是比较多,其中有很多值得大家反复观看,这些电影虽然上映了很多年,时隔多年观看依旧打动人心。
《黑洞频率》
《黑洞频率》是一部集科幻、悬疑、穿越跟温情于一体的电影。
约翰翻看父亲的遗物,发现了父亲使用过的老式无线电。他尝试拨弄竟然和父亲搭上了话,而父亲早在三十年前死于大火。原来这台无线电可以连接过去,约翰有了一个想法,渴望改变曾经,拯救父亲。而无意中,许多事情也一起发生改变…
本片再次证明,科幻电影里即使再多花哨的修饰,最终要表达的内核还是当下跟现实的情感。比如本片,父子二人穿越三十年时空隔空对话改变历史拯救彼此,可当最后你感动落泪的时候,最大的感触依旧是珍惜当下,善待家人。
二十多年前的电影,如今回头看,或许逻辑上确有无法自洽之处,但并不妨碍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本片设计了一个脑洞大开足够吸引人的故事:感情不顺的约翰通过一台老式无线电跟本该30年前就葬身火海的父亲取得联系,约翰成功阻止了父亲的丧命,却因此而改变了更多人的命运…包括自己的妈妈。父子二人穿越时空共同化解更大危机…而无论是30年前还是30年后,父亲永远是挡在孩子跟死神之间最坚实的壁垒。
本片虽花费很大篇幅着墨于连环杀人案,可凶杀案又跟约翰拯救父母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死里逃生的急迫到皆大欢喜的温馨,观感跌宕起伏,但最终落脚是喜极而泣。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蝴蝶效应,缜密的逻辑构思成为了《黑洞频率》引人入胜的张力,而扣人心悬的亲情羁绊,则编织了电影温情的脉络,这是一部科幻、悬疑、亲情交融于一的佳作,电影即让人为之屏息,也在最后动人于心。
《海市蜃楼》
影片一开始是二十几年前的画面,男孩发现邻居家一男一女关系微妙,于是被灭口。
接下来,是女主与丈夫、女儿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有天,女主睡不着,二十几年前的旧电视突然就自己打开了,画面是多年前男孩被害之前的生活,最诡异的是,她竟然能和男孩对话,于是她劝男孩不要好奇去邻居家,那样会丧命。
后来男孩得救了,可这并不是结局。
改变历史的结果,并不是改变了一件事或者一个人的命运而已,接下来会产生一系列的蝴蝶效应,比如《黑洞频率》里,父亲活了,可是母亲死了,比如《海市蜃楼》里女主通过旧电视与邻居家男孩通话,救了邻居家的小男孩的命,可是一觉醒来,她的女儿人间蒸发,现实的世界里,根本不存在这个女孩。全世界只有主角拥有双重记忆。所以不得不再度进行改变,直到圆满为止。值得欣慰的是,这两个故事都是大团圆结局。尤其第二个故事,虽然题材是模仿了以前的电影,但这个结局很让人意外,女主在第一次改变历史之后,发现了丈夫出轨于自己女同事的事,第二次改变历史之后,发现一直最信任自己的警察就是邻居家的男孩长大了,最后女儿也回到自己的世界,她与邻居男孩在一起了。
如果说以上两个电影是比较圆满的,那么下面这两部电影就比较悲伤了。
《灵异第六感》
全美观众票选1999年最喜爱的影片。
惊悚悬疑片,其中有几个镜头确实很吓人。
布鲁斯·威利斯向来演枪战动作片,例如“虎胆龙威”系列,这部饰演心理医生麦克,算是文戏,但他的拿捏得相当到位,饰演柯尔的小演员简直是天才童星。
虽然有鬼故事的外壳,但实际上讲述的社会问题:缺乏父爱的孩子也缺乏安全感,同时容易受伤害。
结局是好莱坞一贯的大团圆:柯尔终于战胜了恐惧,向妈妈说出了真相,也实现了和妈妈的和解。
麦克医生帮助了柯尔,如释重负,但柯尔提醒他可以在妻子睡觉时和她交流,他才发现自己一年前已经死了,是一个鬼魂。
为什么鬼魂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小岛惊魂》中也有类似描述。
我认为,原因应该是鬼魂只为自己的执念而存在,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有自觉意识。麦克医生就只有在要见柯尔和自己妻子的时候才会有意识,其他时刻他是没有意识的,或者说是“不存在”的。麦克的执念就是没有治好柯尔和放心不下自己的妻子,所以他只能看到这两点。而那个死去的小女孩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妹妹,所以才引导她看到了母亲给妹妹下毒的场面,才意识到问题。
虽然影片前面一直是惊悚的,看着很紧张,不过最令人恐慌的还是最后一幕,一个人发现自己死了,还有比这更恐怖的吗?
还有一幕最感动的情节,就是男孩的妈妈一直觉得自己的成长疏于亲情,可是男孩见到了死去的外婆,并告诉妈妈,外婆对她的爱。
我也特别喜欢其中的一句话:
人们有时以为失去了什么,
其实没有,
只是被换了个地方。